第02:综合新闻
上一版3   4下一版  
 
标题导航
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  下一期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《我们的记忆·顺义非遗》出版发行
  《我们的记忆·顺义非遗》。康迎节 摄

  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牛栏山二锅头酒酿制技艺展示。

  康迎节 摄

  市民参观区文化馆非遗展厅。

  康迎节 摄

  本报讯(记者 康迎节)11月6日,《我们的记忆·顺义非遗》图书出版发行会在区文化馆举行。书中记录了顺义区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划分为传统技艺、传统美术、传统舞蹈、传统体育、游艺与杂技、传统音乐、民俗、民间文学八大类。

  图书出版发行会由区政协、区史志办联合主办。翻开书卷,清晰的介绍和精美的图片吸引人细细品味。读者能够在书中领略传统技艺的精湛,感受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,了解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。

  2023年起,区史志办开始谋划《我们的记忆》顺义区历史文化书系的创编工作,最终确定以“顺义非遗”作为本套书系的开篇之作。《我们的记忆·顺义非遗》自构思、征集资料、撰写,至付梓成书,历时一年多。

  “这本书对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很翔实,对我们传承历史文脉,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,也能够激发群众对顺义文化、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。”市委党史研究室、市地方志办一级巡视员张恒彬表示。

  编纂期间,区史志办不仅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大力支持,还得到了各非遗项目相关单位的鼎力协助,并邀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郗志群,担任本书专家顾问,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意见。“非遗是一个活态的传承项目,我相信未来顺义区的非遗事业和非遗人才会有更大的发展,期待看到更多成果出现。”郗志群表示。

  区史志办计划每1至2年推出一本《我们的记忆》系列丛书,记录顺义区悠久的发展历史、光荣的革命传统、深厚的文化积淀、辉煌的发展成就。“我们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通过这些书籍了解顺义、热爱顺义,来顺义投资兴业,助力顺义区高质量发展。”区史志办主任金向东表示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 4  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   第01版:一版要闻
   第02版:综合新闻
   第03版:特别关注
   第04版: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共建和谐美好家园
顺义区首届青年歌唱大赛收官
更加注重系统集成,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、协同高效
“119”消防宣传月启动
森林防火宣传月启动
《我们的记忆·顺义非遗》出版发行
顺义区举办第三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
京津冀风鸢共舞
提升街面“硬”环境 “门前三包”更有序
顺义“00后”消防员在高速上救人
多彩赛事助力全民健身
顺义时讯综合新闻02《我们的记忆·顺义非遗》出版发行 2024-11-15 2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